祈生與養生
作者:張鈺鑫 醫師
(台中全德中醫診所院長)
以前總有一種觀念存在人心,認為「養生」是屬於年紀大的人才需要注意與觀照的。事實上「養生」是當你希望能有效率地好好過生活時,你就必需開始學習有關自己身心整合運用的知識與方法。
遠自殷商與西周時期,中國人直觀地相信生命來自父祖,再上推於祖先,由於當時對生命客觀的掌握能力還很有限,長命的期望大抵託之於禱請,禱請的主要對象則是列代祖先。
戰國以前的人相信個人生命必死,但宗族生命可以綿延不絕,謂之「死而不朽」。至西周前期以前,封建貴族關注生命之延續,亦多著重於宗族群體的生命。西周中期以後,個人(至少是族長)的意識才覺醒,在祈求宗族生命綿延之外,再加上個人的壽考(以長保其祿位)。從銅器銘文中的「眉壽黃耈」、「難老」、「毋死」、「永保其身」等禱請之語可見其端倪。
周天子封建制度崩解後,古代生命觀念第二階段是天帝和天神取代祖先,而成為人世生命的來源和主宰。人命關天是宗周泯滅後,天帝從被天子壟斷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後的產物。春秋三百餘年天帝移樽就民的結果,成為以後中國宗教信仰的一部分。天帝一人難以處理萬民生命事宜,遂立職司。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,認為得病是「獲罪於天」的天命論,因此只能祈禱上天鬼神消灾避難。反映到防病上,以祈禱、祭祀、占卜等辦法,進行所謂「逐疫」、「驅疾」。
早在春秋晚期,新的生命觀念也開始誕生。人們相信盡力於人事可以求得長生,不必非聽天命或鬼神不可。人們相信經過努力,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,調整身心而突破先天的生理限度,於是各種養生文化紛紛形成。到了戰國時期,對人體身心的知識更加豐富,逐漸系統性的醫學理論,傳統上多認為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內經是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,同時亦是一部談論身心整合與使用的養生經典。奠定了中醫認識生命的架構,同時指導了人與環境如何相處而不失其中道。